我爸承诺我,要是考上了重本,他就围全市爬一圈。结果我拿通知书的那一天,他光嘿嘿傻乐。今年老头70了,到现在也没兑现。我现在想起来还提提这事儿,他还嘿嘿傻乐。
当然我家这事儿,我就当个段子,可这位家长的问题,有点郑重。三次年级第一,一是时间周期长;二是实现难度大。这么不容易的事,要是不兑现,有点太伤人了。

这位家长要想一想,是什么让你懂了不兑现的心思呢?答应的时候一时上头,草率了呗。和熊孩子斗智斗勇,你的警惕心呢?
如果你答应的是一根儿冰棍,一瓶可乐,还至于现在这么尴尬么?说到底就是,你是不是玩不起?或者说,你回过味儿来了,5000元,好像这“买卖”有点不值。。。
造成大人不愿兑现奖励的原因是什么
造成现在这种局面的原因,一般有以下几种:
1、你做奖励承诺时,觉得他不太可能做到
你给他定了个不太可能的目标,你觉得实现是不太可能的事情,所以筹码下的就有点大。哪曾想人家真给达成了。(娃这么能耐,你还不想兑现?)

2、你承诺的时候压根没想这么多,就单纯地想激他一下
就开头我爸那样的,基本上就是半开玩笑的激我,结果一不小心搞得自己骑虎难下了。这种的还好其实,亲子关系跟那摆着呢,不至于结什么大仇。
3、熊孩子给你灌迷魂汤,各种软磨硬泡,一时上头给自己挖了个大坑
这个是最应该警惕的。我家老二就特别擅长挖坑,跟他说话,我们都要特别小心,不然几乎一步一个坑。他跟奶奶磨一份奖励,扭头又跟爸爸磨一份,一个100分,能几处骗奖励。
好几份快递一起到家了,人家做那大包小包地拆,我们大人看傻了。后来我们都长心眼子了,一是绝不轻易答应,二是答应前要互相打电话确认,反复核实。。。

反正现在这个局面,路就两条,要么消耗你的钱包,要么,消耗你的诚信。我的建议是:这钱给了吧。
但是,我还是不认同下这么大的本儿去激励孩子。说句危言耸听的,有毁孩子的风险!从奖状上看,娃才四年级,四年级的娃,驾驭5000块钱,这金额有点大。你不怕他拿去充游戏?你不怕他拿去打赏主播?哪怕拿到班上给同学分了,也总归是不太好的。
所以考虑下这钱的管理问题吧。可以跟娃约定下,比如以他名义开个账户,每次支取要跟家长说;顺便教教孩子理财什么的。当然娃可能会很不情愿,甚至隐约嗅到了跟压岁钱被没收一样的套路。。。但脸面事小,保护娃事大啊!

如何防止这种局面的产生
1、把奖励成本降低
一次玩的太大,下次玩小的,娃都觉得不刺激了。别玩这么大,细水长流,对家长孩子都好。
2、把奖励门槛拉高、奖励周期拉长
如果孩子提出要一件心爱但又贵重的东西当奖励,那就把要求提高,把周期拉长,让孩子知道来之不易。
3、代币稀释
代币是个好东西,在教育领域,俗称奖励票。某条任务金币、某多多砍一刀、某乎盐粒。。看着很多的样子,兑换rmb时100:1的稀释,懂?

4、不要都和金钱挂钩
奖励,不见得都要和金钱挂钩,一次户外游玩、一天的“不写作业日”,都可以当做奖励。
奖励的目的是什么?
奖励的目的是啥?是正向激励。奖励是一种辅助手段,帮助孩子尝到成就感的甜头,从而激励孩子的内驱力。
奖励不是买卖,奖励机制搞来搞去,变成了孩子给你干活换取工资,最后甚至发展成了讨工资式的锱铢必较,那就完了。这样的奖励机制,还不如不设。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ABM596 备注:小项目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fc289.com/1296.html